《中国证券报》:监管改革助力诚信建设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砥砺前行
2014/03/08

监管改革助力诚信建设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砥砺前行

创新年报审计监管严打不正当低价竞争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4-03-07

 

过去的一年,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硕果累累,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中非标报告的数量首次降至两位数,对事务所实施系统风险检查形成了63.5万字的检查报告,有效推动事务所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提升执业质量,开展综合治理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有效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形成了行业监管工作的全国联动。

对于2014年行业监管,中注协表示将持续加强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事前事中监控,创新年报审计监管思路,提升年报审计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继续专注于创新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检查工作,完善系统风险检查的程序和方法,严格对违规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惩戒,进一步健全治理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监管措施,推进行业诚信建设。  

行业净化器:创新执业质量检查

审计报告凝聚着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为了督促行业从业人员出具合格的审计报告,中注协坚持对证券资格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实施严格的现场检查。

8个检查组,103名检查人员,辗转19个省市……中注协为2013年证券资格事务所执业质量现场检查配置了强大的阵容。检查持续了整整1个月,对8家证券资格事务所及其21家分所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业务项目质量进行了系统检查,抽查审计报告105份,形成了65.3万字的检查报告,对2个审计项目的4名签字注册会计师实施了行业惩戒。

2013年的证券资格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中,中注协根据风险点的转移,及时改革监管方式,调整监管重点。在开展业务项目质量检查时,除继续关注审计费用较低、被媒体曝光、处在盈亏边缘、频繁变更审计机构、业绩大幅波动等上市公司审计项目质量外,同时将境外审计业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业务以及内部控制审计业务质量作为检查重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大的检查队伍是注会行业监管的“利器”之一。去年的执业质量检查中,中注协进一步充实检查人员队伍。启动了检查组长库建设工作,注重充实组长力量,除了由各地方注协分管监管工作的秘书长及中注协监管部负责人担任检查组长外,还为每个检查组配备1名副组长。同时,除个别人员需要负责检查协调及指导工作外,中注协业务监管部其余同志全部进入检查组,分别担任检查组的组长、副组长或者联络员,深度参与检查计划的起草、重大问题的分析判断、检查报告的撰写等关键环节的工作,为不断成长成熟积累宝贵经验。

中注协还探索增强培训实效的新路,先后在上海、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组织2次检查人员的培训,使培训工作成为提升检查工作质量与水平的重要环节。

借助“外脑”也成为2013年执业质量检查的一大亮点。一方面,充分发挥访问研究员的专家作用,让其深入检查现场一线,全面了解和及时解决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编写检查问题解答予以指导。另一方面,成立专家督导组,通过电话会议、现场指导等方式督导检查进度,协调、指导现场检查事宜,为检查组现场检查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创新专家工作方式,强化了证券资格事务所现场检查的过程控制,确保检查工作质量。

检查对事务所提升执业质量的“倒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现场检查阶段,各检查组寓帮扶于检查之中,深入了解事务所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与被检查事务所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引导事务所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和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上来,践行执业质量检查“帮助、教育、督促、提高”的目标。

执业质量检查的重要性受到市场人士的高度评价。央行征信中心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李连三认为,推动行业执业信息、奖惩信息公开,可以清楚地向社会展示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真实情况,使其在社会活动中意识到自己所受的约束。

定期的检查有利于规范行业的发展,形成行业自我规范、自我提升的长效机制对行业的科学发展更重要。2014年,中注协将进一步研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会员义务公告和境外会计职业组织的监管制度,收集境外会计职业组织和监管机构的相关信息,为新的监管体制改革和检查制度修订做准备。

另外,中注协将继续专注于创新证券资格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深化执业质量检查制度改革,完善系统风险检查的程序和方法,指导提升检查人员解决检查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严格对违规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惩戒;同时,扩大证券资格事务所分所抽查覆盖面,提高分所项目抽查的数量和比重,加强对“独立性”和“一体化管理”的检查力度,督促事务所提升一体化管理水平。 

润物细无声:年报质量连年提高

一份只有几页纸的审计报告能起多大作用?在重量上也许轻如鸿毛只有几克,然而正是这些报告以其特殊的专业性、广泛的公益性在默默地守护着资本市场。

投资者们或许不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在2012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中,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和中注协的尽责监督,调整上市公司利润总额231亿元,调整应交税费162亿元,调整资产总额4109亿元。

如此尽职尽责的“过滤网”角色,注册会计师行业在中注协的指导下已经坚持了数十个年头。仅从新世纪算起,2001到2012年度年报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通过提请上市公司调整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财务报表差错已累计调整利润5071亿元、应交税费1158亿元、资产总额30997亿元,有效过滤了资本市场不实信息,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提升了资本市场的整体信息质量。

在中注协廿年如一日的行业监管下,注册会计师行业对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应。2012年度年报审计期间,证券所共为2493家上市公司出具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中,非标报告86份,占3.57%,数量首次降至两位数。而2011年度非标报告的数量与比例分别为115份,占4.87%。

非标报告的数量和比例不断下降,意味着标准审计报告的数量和比例不断上升,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注册会计师提出的调整或披露建议,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接受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实施必要调整,从而使财务报表能够更真实清晰地反映财务信息。

中注协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硕果,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迈出了新步伐,继续拓展监管的深度及广度。

比如,监管约谈在2013年得到创新发展,成为中注协年报审计监管的一张新“名片”。约谈工作在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期间开展,提请事务所关注和化解重大风险,意在将监管工作重心前移,增强了中注协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

中注协为约谈安排了不同层次的主题,既有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波动等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也有“炒鱿鱼接下家”等行业监管的重点内容,还有事务所合并过程中质量控制整合等行业发展的新情况。约谈收效立竿见影。在收到年报审计监管函后,一家事务所与客户进行沟通和谈判,传达了行业协会对相关事项的重视,最终顶住客户管理层的压力,坚持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

约谈工作也得到了事务所的积极呼应。一位事务所代表认为,约谈主题选得好、项目找得准、意见提得实,风险提示及时有效,对有效防控年报审计风险至关重要。

2014年,中注协将持续加强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事前事中监控,创新年报审计监管思路。重点关注年报审计中的“接下家”行为,将事务所合并过程中解除业务约定的上市公司审计项目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对存在“接下家”和不正当低价竞争嫌疑的事务所进行警示、追踪和督促。推动加强前后任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沟通,关注年报审计质量,提升年报审计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大高风险审计业务的约谈监控力度。 

出手组合拳:不正当竞争受抑制

2013年伊始,某中央企业在《2012~2014年度财务决算审计邀请招标文件》中出现了让事务所很受伤的语言。文件称,该集团拟择优遴选5家审计机构,招标满分100分,报价占20分,当折扣率低于审计收费基准费率的80%时,每多下浮5%,报价得分加2分。

该招标文件明显违反了财政部“事务所投标报价不得低于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下限的75%”的规定。然而,有事务所明知故犯,报出三折折扣率,涉嫌不正当低价竞争。

对于这种敢于踩踏监管“红线”的行为,中注协第一时间采取行动。首先致函相关中央企业,通报审计服务招投标的政策规定和基本原则,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相关政策,还专门走访了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就规范央企审计服务招投标和审计服务收费等问题进行沟通协调。

不正当低价竞争说起来老生常谈,但它如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PM2.5”,会污染行业环境,损害审计质量。客观、公平、公正的审计报告可造福于政府、银行、投资者、公众等广泛的社会群体,为有效防御风险,需要保证足够的审计资源投入。而事务所之间压价竞争、相互拆台是“杀鸡取卵”的危险行为,扰乱了行业的市场秩序,不利于形成行业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不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不正当低价竞争这一行业“痼疾”,2013年中注协重点突出“综合治理”,制定了《关于综合治理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工作方案》,数套组合拳一起出手,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治理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

首先,中注协在年报审计监管工作期间,以“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收费降低的风险防范”为主题,约谈相关事务所,提示风险,督促其加强年报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同时,对国资委重大审计业务招投标情况进行监控,对发现的涉嫌不正当低价竞争的问题,第一时间约谈相关事务所负责人,对其提出警告,督促其提高认识,加强审计业务收费的内部管理。

除严肃处理相关案件等“硬手段”外,中注协还从行业文化入手,提升整个行业的“软实力”。中注协组织各证券资格事务所和地方注协召开综合治理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座谈会,进一步研究讨论综合治理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的长效机制和具体措施;同时结合行业“诚信文化建设年”活动,号召各证券资格事务所向全行业发出了抵制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的倡议,进一步营造了全行业抵制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的良好氛围。

“软硬兼施”的“综合治理”工作目前初现成效。从2013年行业收入情况看,开展综合治理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行业收入实现良性增长——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收费与2012年相比普遍稳中有升,重大审计业务招投标平均报价也较2012年有所提升。

打击不正当低价竞争是一场攻坚战。2014年,中注协将进一步治理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首先,将推动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办法,加强与有关部门和招标单位的沟通,协调解决事务所在参与审计服务招投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财政部相关司局就完善审计服务招投标政策和制度,合理安排政府采购审计服务的预算等问题进行协调。

其次,将研究指导事务所完善内部项目工时、预算和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事务所业务收费情况的检查,监督落实行业服务收费相关规定和要求。

第三,将加强对不正当低价竞争的日常监管,建立对不正当低价竞争的投诉、受理和监督机制。关注重大项目招投标情况,抽查并记录相关信息,解决事务所在参与审计服务招投标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对涉嫌不正当低价竞争的事务所,适时启动约谈机制,起到内外兼治的效果。另外还将开展专题调研,了解地方注协的做法,并指导和督促地方注协按照中注协有关要求,开展治理不正当低价竞争工作。 

下活一盘棋:行业监管各地联动

2013年盛夏,骄阳似火,中注协负责监管工作的同志冒着酷暑来到四川省,与该省注协组织召开“系统风险检查和加强质控体系建设”座谈会,邀请了信永中和成都分所、四川华信等四川大、中、小各两家共六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负责人,调研当地事务所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事务所外部执业质量检查与内部质量风险检查、诚信文化建设情况等。

这只是中注协深入行业一线的一个缩影。他们经常调研指导地方基层的监管工作,用脚步丈量着各地的注册会计师事业。

2013年,中注协指导开展了全国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监管工作会议,举办执业质量检查骨干研讨班,组织全国地方注协分管秘书长、证券资格事务所检查骨干和行业专家,分析当前行业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总结和交流各地监管工作经验,重点部署综合治理不正当低价竞争和2013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2013年全国注协系统共组织915人对1486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执业质量检查,对159家事务所和299名注册会计师予以惩戒,进一步优化了行业竞争环境。

地方注协的监管队伍建设得到强化。2013年6月中注协举办了全国检查人员培训班,对各级注协的监管队伍继续采取“一竿子到底”的方式进行统一培训,加大对地方注协系统风险检查人员培养力度。

“基层天地宽”。通过加强指导地方工作,中注协在更接地气的同时,推动形成了行业监管的全国联动,促进经验交流,协调监管措施,加强上下互动,使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形成了统一谋划的一盘棋,多个地区的监管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

上海市财政局副局长袁白薇介绍了2013年当地注会行业监管的改革经验:“我们研究制定了《上海市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集中投保实施办法(试行)》,引导事务所参加职业责任保险,提高抵御职业责任风险的能力,2013年参加集中投保事务所比例达到70%,下拨的补贴总额达369万元。我们还先后分两批下拨691万元,重点支持事务所聚焦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执业质量、开展多元化专业服务形成核心竞争力等,逐步形成体现上海特色的服务名片。”

河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在中注协的指导下也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注会行业党委书记鲁玉表示,该省注协抓事务所分类分级监管,调动全省行业监管资源,重点加强对50家A类事务所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情况的监管,各市注协重点监管B、C类事务所。该省还完善受理社会投诉机制,与财政、审计、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专案检查、处理不诚信执业行为,并建立行业检查结果、惩戒情况通报制度,把行业惩戒、行政处罚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引导注册会计师作社会诚信的忠实维护者和模范实践者。

2014年,中注协将继续指导地方注协开展事务所执业质量监管工作,形成行业监管工作全国一盘棋。首先将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书事项,加大对地方注协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地方注协执业质量检查现场指导,督促地方注协进一步贯彻落实风险导向检查理念,开展监管工作经验交流与协作,推动地方注协加强跨区域业务的监管与协调。

中注协还将研究确定2014年检查工作思路和重点,举办地方注协监管人员培训班,讲解风险导向审计原理和系统风险检查,研究处罚规则、检查结果公告及业务报备等问题,布置2014年检查工作,深入基层了解和指导地方注协开展执业质量检查和处理工作,交流2013年系统风险检查经验。 

监管作抓手: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再出发

对于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800多类项目、服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超过380万家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近年来中央领导人十分重视行业的发展。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对行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其中核心要求就是诚信建设。

2012年,习近平同志批示要求注册会计师行业要“紧紧抓住服务国家建设这个主题和诚信建设这条主线”推进行业发展。2010年,李克强同志批示要求“牢固构建诚信道德防线,切实提高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另外,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013年专门听取中注协领导班子工作汇报,对行业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诚信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诚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基石。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条件。注册会计师作为会计信息的鉴证者,是社会监督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生存资本就是自身的诚信。离开了诚信,注册会计师行业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注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指出。

在过去的一年,中注协在诚信建设方面积累了新的经验,也将在未来的诚信建设中继续运用发挥。

首先,把行业监管作为诚信建设的有力抓手。行业监管是保障行业诚信建设落实到位的总枢纽和总检验,是行业诚信建设的牢固防线。为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日常执业监管,中注协建立以“注册”为枢纽的行业诚信信息监控体系,全程、全面记录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执业信息,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全面公开,将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执业信息展示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让市场选择,以市场力量推进诚信建设。

为确保注册会计师诚信执业,中注协建立每年一度的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制度,对注册会计师诚信执业行为进行严格审查。2005年至2013年,共有13400余名注册会计师未通过年度任职资格检查,被撤销或者注销注册会计师资格,从而保证了队伍整体素质和诚信水平。

中注协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实施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周期性检查制度,教育、帮助事务所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保证诚信执业。2004年至2013年,各级注协共检查事务所14015次,对存在问题的2226家事务所和4199名注册会计师给予行业惩戒。有效的行业监管大大推动了行业诚信建设。

其次,把事务所内部治理作为诚信建设的微观基础。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内部运行机制,构成了行业诚信执业的微观基础。中注协推动事务所采取合伙制组织形式,强化诚信自律。大力推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制向特殊普通合伙制转制,促进中小事务所采用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制组织形式,将法律责任归集由事务所为主转换为合伙人为主,从由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转换为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提高事务所和合伙人的质量控制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为行业诚信建设奠定体制基础。目前,所有证券资格事务所均采用特殊普通合伙制组织形式,2900余家事务所采用合伙制组织形式,约占全部事务所的35%。

陈毓圭坦承,诚信建设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是一个在市场经济实践中不断接受校正的过程。未来,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诚信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同时根据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的新变化,不断完善行业监管措施。

展望未来,陈毓圭表示,诚信建设仍需要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加强行业制度建设,制定严谨、科学的执业准则和规范,加强行业监管,约束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严格执法,严格追责。在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失信行为惩戒上,目前更倾向于行政、刑事处罚,建议在完善行政、刑事处罚的同时,引入更能体现市场机制的民事赔偿制度。